发布时间:2025-04-04 19:38:26 来源:新闻全景网 作者:烟雨
他是一名人民教师,却偏偏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,不顾世俗眼光,执意娶学生为妻。端着令人艳羡的铁饭碗,前途无量,却为了生二胎,硬是把铁饭碗丢了,被迫下海经商。一个明摆着要亏5万的项目,别人都不干,他却接下了这个“难啃的骨头”,宁亏8万,不亏5万,亏得满心欢喜。这个狂傲之人,就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和苏商集团的创始人——严介和。如今的他,是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创始人,坐拥4万亿资产,被誉为“全球华人第一狂”。翻开他的成长史和致富史,是一部传奇。01、娶自己的学生为妻严介和,1960年生人,老家江苏淮安。严家属于书香世家,他的父母都是老师,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家里日子过得并不富裕。严家父母是文化人,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,因此,严家8个孩子,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。或许是受家族观念影响,严介和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规划,希望长大后可以像父母一样,当一名老师。为了这个梦想,严介和学习异常刻苦,成绩也一直很出色。1976年,严介和高中毕业,家里托关系,让他进入了家乡的一所中学教书。那一年,他16岁。几年后,严介和又以代课老师的身份,进入了淮安的一所高中任教。严介和虽然身为老师,但比班上的学生也就只是大了两三岁而已,和学生们经常打成一片。班上有一个叫张云芹的女生,不仅学习成绩好,而且聪慧过人,长得也十分漂亮,清纯可人。严介和对这个女生特别有好感,也格外偏爱她。起初,这种感情只是普通的师生之情。久而久之,爱情的种子悄悄在两人的心里萌芽。一个是老师,一个是学生,这段感情注定遭人诟病,困难重重。然而,严介和对此全然不顾,师生恋又怎么样?两情相悦,为什么不能在一起?80年代初,张云芹高中一毕业,严介和便立马光明正大将她娶回了家。严介和是一名语文代课老师,没有编制,想转为正式老师的话,特别困难,他也为此非常伤脑筋。1983年,对严介和来说,是意义非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妻子张云芹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,23岁的严介和当上了父亲。同一年,严介和的才华和能力受人赏识,他被推荐成为了淮安市一位领导的秘书,步入了仕途。02、为生二胎丢掉铁饭碗端着稳定的铁饭碗,前途大好,生活无忧,这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一件事情。然而,严介和却突放弃了这份工作。因为,他的妻子意外怀上了二胎。在那个计划生育抓得严的年代,如果要生二胎,就意味着铁饭碗不保。严介和内心也十分挣扎,孩子和工作之间,到底该怎么选?好像无论怎么选都会有遗憾。而妻子张云芹,则看得非常透彻,凡事有得必有失,要孩子就放弃公职。在妻子的点拨下,严介和决定放弃公职,生下二胎。1986年,张云芹生下了二胎儿子,严昊。因为生二胎,严介和丢了铁饭碗,还被罚了1.8万超生款,这笔钱在当时来说,已经算巨款了。家里多了个孩子,多了一份开支,然而,工作却没了,严介和不得不另谋生路。为了养家糊口,严介和决定下海经商。严介和管自己的经商之举为“跳海”,因为跳下去了就没有退路,只能硬着头皮前行。第一份生意,严介和选择开了个小作坊做草帽、斗篷之类的产品,自己编,自己卖。当地的雨季长,雨水多,但卖雨具的却很少,严介和敏锐地感觉到这块儿有市场。严介和判断是对的,也赚到一些钱。但是,他的规模太小,一家人老老少少一起干,收入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计。1986年,严介和的小作坊被相关部门强制关闭了。无奈,他又托关系进了乡里的一家水泥预制板厂做临时工。1987年,严介和的机会来了。水泥预制板厂连着亏损了很多年,上面决定改为承包制,需要在全乡选拔一个厂长。在妻子的鼓励下,身为临时工的严介和决定参加竞选。严介和是一个做事很有条理的人,他将水泥厂提前摸了个底朝天,并配上激情四射的演讲,顺利当选厂长。严介和颇有商业头脑,在他的带领下,水泥制品厂很快扭亏为盈。03、宁亏8万不亏5万水泥制品销量覆盖的区域不大,这也注定了这家工厂做不到很大的规模。严介和的野心不止于此,他开始寻找其他的途径,企图扩大商业版图。1992年,严介和成立了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。建筑公司成立后,严介和便开始四处拉工程,他的眼光“毒辣”,一开始就盯上了基础设施建设。当时,南京绕城公路正在施工,严介和动了心思。不过,严介和的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,没资历、没背景,根本接到如此重要的工程项目。于是,严介和另辟蹊径,他到处找人打听是否有别人不愿意干的小项目。别说,还真被他找到了。有3个涵洞没人愿意干,工程难,而且没钱赚,接手的话算下来至少要亏5万。严介和立马接了下来,别说亏5万,就是亏10万,他也愿意干。严介和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,公司刚起步,需要打造一些亮点工程来给自己做背书,而且完成质量要好,速度要快。为了做好这项工程,严介和带领着团队通宵达旦地干,连大年三十都在工地上干活。1993年,大年初一凌晨,项目终于完工了,大家才一起坐拖拉机回老家过春节。原本需要140天完成的项目,严介和团队和只用72天就干完了,而且质量非常好,连细节都做得很到位。这个项目,让严介和亏了8万,但却帮他打响了第一炮。此后,他开始接到了南京绕城公路其他赚钱的项目,光这项大工程结束,严介和就赚到800多万。04、打下商业帝国在南京绕城公路赚到第一桶金后,严介和继续瞄准公路建设。那时候,严介和没什么后台,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,他聘用了一些退休的建设部门领导。凭借着南京绕城公路打下的良好信誉和口碑,加之活络的商业头脑,严介和陆续接到了大量的公路、大桥施工业务。宁连一级公路、沪宁高速公路、宁通高速公路、江阴长江大桥、南京长江二桥和南京地铁等工程,严介和均有参与施工。1995年,严介和投资了4千多万成立了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。第二年,严介和又组建了太平洋工程集团。搞基础建设工程的承包商有很多,在激烈的竞争中,严介和其实并没有占据多大的优势。为了将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,严介和创建了中国的BT(建设—移交)模式。需要垫资的项目,很多人都不愿意干,这正是严介和的机会所在。因为这一模式,严介和接到了大量的工程项目,太平洋建设也得到了爆炸式发展。2004年,严介和的资产是15亿。到了2005年,仅一年时间,他的资产飙升到了125亿,位居胡润中国富豪榜第二名。当年,为了生二胎,严介和丢了铁饭碗。谁知下海经商后,却成就了一代商业奇才。在事业成功的同时,他的儿子严昊也被他培养得异常优秀。自严昊上大学开始,严介和便开始重点培养儿子的商业能力。4年时间里,严昊90%的时间都在父亲的企业进行历练。他从子公司的办公室副主任做起,一步步做到了总经理。大学一毕业,便直接接手董事长一职。新官上任三把火上,严昊接手公司的第一年,便这家连年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,赚了8000万。2011年,严介和退居二线,将集团交给了25岁的严昊。而严昊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,短短数年时间,将太平洋建设扩张到拥有数十家子集团,数百家子公司的庞大商业帝国。05、写在最后严介和是一个“狂人”,师生恋、为生二胎丢铁饭碗、临时工竞选厂长、宁亏8万不亏5万……所有那些看似“狂傲”之事,最后让严介和成就了他的商业帝国。严介和曾说:“我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失败。”回看严介和走过的路,其实并非一帆风顺,但他始终以一颗进取之心对待,犹如一条逆水前行的鱼儿。站在人生的岔路口,他有勇气抉择,有魄力承担后果,也有登顶的智慧和才能。有时候,“狂”一点并非坏事,而是人生的另一种活法。参考资料:1、《商界狂人严介和》 重庆商报2、《最大家族企业迭代:严昊接替其父成太平洋建设大股东》 新京报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